数智赋能 产教融合|贝绍轶教授银川研讨会分享动力电池产业学院建设经验
2025-08-08      阅读次数: 10

2025年8月7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方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产教融合与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宁夏银川隆重开幕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学院院长贝绍轶教授受邀作题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学院建设情况汇报》的主旨演讲,系统介绍了我校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实践路径,引发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代表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贝绍轶教授指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学院建设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区域发展战略针对当前动力电池工程师供需比仅为1:6的行业现状,产业学院依托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中创新航、贝特瑞等龙头企业,聚焦电池材料设计与制备、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开发、电池组装与性能测试三大核心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工程应用能力、知识复合能力和技术攻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

在主旨演讲中,贝绍轶教授系统介绍了产业学院创新构建的4843协同育人机制,涵盖四大维度:四方协同育人(政府(华罗庚高新区)+行业(产业联盟)+企业(龙头企业)+高校(江苏理工学院)深度融合)八共运行机制(共建基地、共用设备、共制方案、共研课程、共施教学、共培教师、共助就业、共享成果)四学科交叉融合(化学、材料、电子、机械等学科深度融合,推动新兴专业建设)三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知识复合能力与攻坚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贝绍轶教授介绍,产业学院已为常州动力电池产业输送技术骨干超百人,毕业生中37%入职新能源头部企业,部分毕业生荣获蔚来汽车年度最佳员工等荣誉。学院建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8个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6项产学研合作项目53项,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近亿元面向未来,贝绍轶教授表示,产业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据悉,本次研讨会以数智赋能·产教融合为主题,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会议期间,12场专题报告围绕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机制创新”“AI赋能课程体系建设”“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图/文 倪彰;审核/张兰春

打印